我们日常选购咖啡豆的时候,肯定也会非常关注咖啡产区的介绍,我们会看到有些叫咖啡庄园,有些会描述成是咖啡合作社。听起来似乎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但到底是有怎样的不同,他们各自又是怎样的经营模式呢,为此就也找寻了一些相关的介绍和科普,接下来就“现学现卖”和大家聊聊吧。
其实在咖啡生产国当中,农场的经营和管理有多种方式,这些模式一定程度上都对咖啡的加工和销售方式以及农民获得的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当中最常见的两种咖啡种植模式就是庄园和合作社。大体来说,咖啡庄园通常是个大型咖啡场,拥有独立加工和销售的能力。而咖啡合作社则是一群农民,他们集体加工和销售咖啡,合力共享更好的设备设施以及商业合作渠道。
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合作社来说,尤其对于单一种植者能力和设备以及资金都有限的情况下,咖啡合作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群生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改善他们获得大量资源的机会,其中包括化肥、农具、种子和贷款。除此之外,农民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正规培训课程,并可以利用更好的营销和商业机会,有助于他们获得更高的咖啡价格。
不过这似乎是个比较理想化状态的情况,现实层面可能会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潜在的分配不均,例如一旦咖啡售出,合作社就会收到钱,之后会扣除费用并将款项汇给个人成员,但这有时会导致对最终金额产生分歧,所以实际管理层面的并非那么简单,个人成员也未见得就能在合作社当中获得更稳定和合理的报酬。
而咖啡庄园,自主性会更强,当然就其规模也肯定比每个合作社成员的个体农场大得多,农民可以在现场进行收获后的加工,但对于“自负盈亏”的咖啡庄园来说,庄园主拥有自主权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些报道里面也有提到,就是这几年有不少种植者选择离开合作社,大体核心原因一方面是资金分配问题以及一些不可预见的成本或债务问题;另一方面咖啡加工和销售的决策和个人自主权在合作社中也很困难,合作社管理层对咖啡的加工和销售做出了大部分决定。所以合作社的弊端就在于其整套种植到加工的过程相对是传统且不易变通的,单一农民也无法决定自己种植的豆子可以用其他的处理法,大家都是统筹划一,有一种给别人“打工”的感觉。
咖啡庄园因庄园主拥有自己的自主权,所以他们可以更灵活的进行一些实验性的处理法,尤其许多庄园属于家族经营模式,现而今也是年轻一代接管,年轻人也比较偏向去接受新思想和实验新技术,有利于为自身咖啡豆带来增值效果。我们现在也会看到一些咖啡庄园,他们的规模也不大,甚至前阵子还有喝到过占地就一两公顷面积的小庄园,但这种独立注册成庄园,脱离所谓合作社的方式,其实某种程度不单纯是模式迭代,更多是思潮和对于咖啡加工技术的一种冲撞中带来的进步。
当然部分种植者独立出来,自己注册庄园也是伴随风险,正如前述所说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在一些生产国,农民需要执照才能经营庄园。办理相关的执照许可也是有一些条件的,例如一些硬件设施,包括具备一些咖啡处理厂、咖啡生产面积和总产量等等。除了经营许可之外,农民还需要投资大量的设备和资源,这意味着巨大的前期成本,还需要自己管理生产和承担劳动力成本,以及咖啡的加工和销售。
聊到这里,似乎就会让人不由得思考,这两种模式都有好有坏,那么是否存在一个折中方案呢?在一些报道当中提到,现在一些生产国,尤其是肯尼亚,已经开始出现一种混合模式,这种模式的运作方式与合作社会相似,来自同一地区的一小群生产者可以组成一个农民集体,在地方当局登记为咖啡企业,每个农民都可以保留对各自农场的控制权,咖啡加工可以在当地的微型加工厂集体进行。
同时这种混合模式的好处就是对于单一农民的门槛要求不会像注册独立庄园那么高,小农生产者也可以成为成员,同时这种农民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能够与买家直接互动,这意味着他们能够谈判价格,既享受集体带来的资源共享和保护,同时也适度保留了对于自身咖啡豆的加工处理和销售的一定自主权。
咖啡生产源头发生的事情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其实归根到底生产者农场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将遵循哪种农业模式,也许对于一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个体农民来说,规模经济只是意味着咖啡庄园模式在中长期内更有利可图,但对于那些世界各地的许多小农来说,如若不能以合作社模式经营,则很难获得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某种程度上也是别无选择。当然,未来类似组成农民集体的混合模式,也许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尽管目前还不够普及,但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CafeCulture啡言食语